手機:138-2829-8989
地址:湛江市赤坎區尖嘴嶺56號之二
電話:0759-3470188
郵箱:964610845@qq.com
月餅:團圓文化的象征
循環往復的民俗模式既是一種約束我們的行為規范,也是將我們連結為一個文化群體的紐帶,是我們相互認同的重要元素。它使我們有一種文化歸屬感,使我們的精神不會失去某種必需的基本依托,使我們活得踏實充盈、感受到生活的意義。中秋節吃月餅正是這樣一種民俗模式。
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,表達的是人對月神的敬意,祭祀完月神之后,月餅就成為一種美味的食品,沿傳下來,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。后來,月餅就成為一種不依賴于祭祀的節令食品,這就是在親友團聚的飯桌上吃的一種食物,這時,月餅的象征意義是團圓。月餅是一種節日象征符號、感情寄托物、文化消費品。
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月餅文化更是內涵深厚。
“月餅”一詞最早的文字記錄見于南宋,《武林舊事》中首次提到“月餅”的名稱,《夢梁錄》一書已有“月餅”一詞。
月餅最早被賦予團圓之意是在明代。明代劉侗說“八月十五日祭月,其祭果餅必圓”;田汝成說“八月十五謂之中秋,民間以月餅相遺,取團圓之意”。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。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,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,使月餅成為中秋節的必備食品。每當中秋月亮升起,家家在露天設案,將月餅、石榴、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,拜月后,全家人圍桌而坐,邊吃邊談,共賞明月。
《帝京景物略》說:“月餅月果,戚屬饋相報,餅有徑二尺者?!薄杜J仙神隱書》也提到:“(中秋夜)乃造太餅一枚,眾共食之,謂之八月求團圓?!睆倪@些早期的記載還可見到,月餅一開始就是相互饋贈的社交禮物,而且分量頗大,必須眾人分而食之,蘊含了中國倫常與共食制度的精神,和現代月餅愈做愈小的趨勢大相徑庭。由明代至清代,這種大月餅還盛行了幾百年,《紅樓夢》中賈母吃的“內造瓜仁油松穰月餅”出自宮廷御賜,據考證就是個大月餅。
清代,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,品種也不斷增加,供月月餅到處皆有。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《詠月餅詩》,其中有“入廚光奪霜,蒸釜氣流液。揉搓細面塵,點綴胭脂跡。戚里相饋遺,節物無容忽……兒女坐團圓,杯盤散狼藉”等句,從月餅的制作、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、賞月,敘述無遺。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有很多,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。清朝楊光輔寫道:“月餅飽裝桃肉餡,雪糕甜砌蔗糖霜?!笨磥懋敃r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。
月餅發展到今日,品種更加繁多,風味因地各異。月餅這一食文化和食俗深入人心,是月餅長久的真正原因。月餅同中秋節一起,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,它將會是中國人永遠喜歡的傳統食品和節日禮品。
上一條 : 【中國傳統禮儀:月餅文化】
下一條 : 月餅的保質期是多長時間?